更新时间: 2024-08-08
银杏树是地球残存的**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,被称为“活化石”。它还有一个别称,叫“公孙树”。民间有两种说法:一是因银杏树长寿且结实慢,公公种下树,孙子才能吃到白果(银杏果);“公孙树”始见于周文华(生卒不详)的《汝南圃史》称:“公种而孙得食”意思是你少年时种银杏待到当爷爷时才能结果实,吃到白果。而佟屏亚《银杏史话》(1983)则称:“传说中华民族祖先轩辕氏复姓公孙。银杏的寿命可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比,因而称为‘公孙树’”。此名专指银杏树体而言。其被列为慢生树种行列。一般裁种20年方能结实产白果。30年方进入丰产期。另一种说法是银杏树容易在其附近萌芽出新树,子子孙孙生活在一起,故称“公孙树”。安徽银杏树,砀山银杏树,安徽银杏,砀山银杏,安徽银杏苗,砀山银杏苗。
银杏是地球一亿七千年前,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孓遗植物,所以,也被人们称为珍贵的“活化石”。我国各地都有千年以上的银杏,如北京大觉寺和潭柘寺的银杏,均有一千二百多年。明朝以后,人们据银杏的生长缓慢的特点,称之为“公孙树”。